在3月29日,上海的知名媒体“上观新闻”发表了一篇关于海港小将李新翔的出色表现的评论文章。文章中,媒体不仅对李新翔的才华和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还特别提到了中超联赛实施的B名单制度改革与其之间的密切关系。
该媒体指出,李新翔的出色表现并非偶然,其背后有多重因素的推动。首先是李新翔自身的天赋和不懈努力,其次是教练组敢于提拔新锐力量的决策。但更重要的是,这与中国足球协会关于中超一线队人员注册的大胆改革息息相关。这项改革专门为U21球员设立了B名单,允许最多8名年轻球员进入B名单,他们既可以参加中超联赛,也可以参加U21联赛。这一举措确保了年轻队员得到更多的比赛机会,从而促进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进入B名单的年轻队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他们既能代表一线队出战中超联赛,展示自己的实力,也能代表俱乐部梯队参加中乙或U21联赛,打破了此前年轻球员无法“跨级别参赛”的限制。去年中乙联赛中,海港B队的年轻队员就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机会,其中李新翔在中乙联赛中出场21次,17次首发并收获了5个进球和2个助攻,成为球队前场进攻的核心力量。
随着B名单制度的推出,几乎所有的中超俱乐部都开始更加重视年轻球员的提拔和使用。这一制度解决了年轻球员长期因注册限制导致的“比赛机会不足”问题。例如,成都蓉城的17岁球员艾比布拉和上海海港的蒯纪闻等新星已经进入了各自俱乐部的一线队名单。这在过去“排资论辈”的潜规则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媒体进一步指出,B名单制度的推出不仅有利于俱乐部的青训建设,还能灵活调配年轻球员资源。这样既能保证一线队的战斗力,又能通过中乙或U21联赛锻炼后备力量,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这一新规鼓励各队起用年轻球员,有望改变中超依赖外援和老将的局面,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本土球员的整体水平。
相比过去引发争议的U23政策,2025赛季中超向年轻球员倾斜的B名单制度显然展现出了积极的政策引导价值。广大球迷也期待在即将到来的2025赛季中超联赛中,B名单这个“好政策”能激发更多像李新翔、王钰栋这样的年轻球员崭露头角。他们认为,足球运动永远属于年轻人,新人辈出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大好事。